当特朗普按下发送键的那一刻,英特尔股价应声暴跌5%。 他在社交媒体上的短短一句话——“英特尔CEO必须立即辞职”——让整个硅谷为之震动。
这位被点名的CEO,是上任仅五个月的陈立武。 他不仅是英特尔57年来首位华人掌门,更身处一个微妙的阵营:美国四大芯片巨头——英特尔、英伟达、AMD和博通——的CEO清一色由华人担任。
但特朗普的怒火并非空穴来风。 就在他发难前一天,共和党参议员汤姆·科顿向英特尔董事会递交了一封密信,直指陈立武的“中国关联”。 信中揭露,陈立武曾通过旗下的投资公司向20多家中国半导体企业注资超2亿美元,其中部分企业被美方认定与军工产业链相关。 更关键的是,他执掌12年的老东家楷登电子(Cadence),刚因违规向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出售芯片设计软件,认罚1.4亿美元。
“英特尔拿着美国纳税人80亿补贴,CEO却和中国军工纠缠不清! ”科顿的指控被特朗普迅速转化为政治炮弹。
英特尔紧急灭火的声明耐人寻味:“我们56年来扎根美国制造,正投资数十亿美元建厂!”声明三次强调“美国优先”,却对CEO去留问题只字未提。 这种“表忠心”的姿态背后,是英特尔难以启齿的困境:它刚拿到《芯片法案》的最大笔补贴,但陈立武上任后立刻推迟了俄亥俄州关键工厂的建设,从2025年延到2030年,还砍掉了德国、波兰的建厂计划。
在特朗普看来,这简直是“拿钱不办事”。 他同步抛出的100%进口芯片关税政策,像一把精准的刀:“想免税? 就在美国建厂! ” 台积电因砸下1650亿美元扩建亚利桑那工厂获得豁免,苹果也因千亿美元投资承诺被放过。 唯独英特尔,既拿了补贴又拖延本土产能,成了杀鸡儆猴的靶子。
政治风暴揭开了英特尔的伤疤。 曾经碾压对手的芯片之王,如今市值仅870亿美元,不到英伟达的2%;2024年巨亏188亿美元,代工业务一个季度就烧掉31.7亿美元。 陈立武上任后的大裁员计划——砍掉22%员工、合并海外业务——被投资者称赞“壮士断腕”,却撞上特朗普的“制造业回流”大旗。 俄亥俄州参议员直接呛声:“英特尔欺诈! 该启动调查! ”
这场针对CEO的围剿,暴露出美国半导体行业更深的撕裂。四大巨头的华人领袖各显神通:英伟达黄仁勋靠AI芯片横扫全球,AMD苏姿丰用技术逆袭英特尔,博通陈福阳擅资本整合。 他们的共同点是与白宫私交甚密:黄仁勋常被特朗普邀去私人晚宴,苏姿丰与政府合作建立AI实验室。
唯独陈立武成了例外。 伯恩斯坦分析师点破关键:“他的中国背景本不是问题,但缺乏与特朗普的私人纽带,信任就崩塌了。 ”
芯片法案的补贴支票,早已埋下忠诚陷阱。 法案明令拿钱企业十年内不得在中国扩产,而陈立武的中国投资史,让他成了“政治不正确”的代言人。 特朗普的真正意图,是借人事权夺回产业控制权——企业若想分食政策红利,从技术路线到CEO人选,都必须向“美国优先”低头。
英特尔工厂流水线上闪烁的指示灯,映照着全球芯片业的权力更迭。 当技术之争变成国籍审查,硅谷的华人精英们意识到:站上巅峰的他们,脚下已是地雷阵。
#热点观察家#
股市配资行情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