佤邦入主腊戌,缅甸军政府放水为哪般?
七雄联盟抗缅军,曼德勒决战在即?
同盟军无路可退,老街军管逼上梁山?
佤邦联合军的军车驶入腊戌市政府大门时,街头的缅甸国旗被悄然撤下。 这支被称为“缅甸第一民地武”的部队兵不血刃接管了行政权,而缅甸军政府竟默许了这一行动。 腊戌曾是缅军北部战区的司令部所在地,如今却成了佤邦展示肌肉的舞台。
这一场景暴露了缅甸军政府的虚弱——他们甚至需要借助佤邦的力量来维持表面秩序。
果敢同盟军的处境正变得愈发凶险。 缅甸新总理吴纽索上台后,表面是“新政府”,实际仍是敏昂莱大将幕后操控。 新政府一纸通告,将全国63个镇区划为紧急军管区,果敢老街、佤邦和小勐拉的地盘全被囊括其中。
老街成为军管区的消息尤其刺眼。这里本是同盟军收复的“首都”,如今缅军用一纸文书便宣告其随时可开战。 更让同盟军心寒的是,佤邦和小勐拉这些曾经的缓冲地带也被一并列入打击范围。敏昂莱的算盘很清晰:分割包围,逐个击破。
三兄弟联盟的裂痕正在显现。去年10月发起的“1027行动”中,果敢同盟军联合德昂军、若开军横扫缅北,一度让军政府溃不成军。 但胜利后,佤邦却选择了另一条路——他们避开正面冲突,以“维和”名义拿下了霍邦、潘隆等战略城镇,兵力直插缅泰边境。
佤邦的底气来自绝对实力。 4万正规军加6万民兵,重型火炮甚至直升机武装到牙齿,地盘横跨缅北3万平方公里。 更关键的是,他们懂得“做大国好同志”:中文是官方语言,文件用汉字书写,还配合中国打击跨境犯罪。 这种务实策略让佤邦在中缅博弈中稳坐钓鱼台。
反观同盟军,生存空间正被步步压缩。军管令像一把刀悬在头顶,而佤邦的独立姿态更让联合抗缅的计划雪上加霜。 鲍有祥——这位从毒枭坤沙手里抢下南佤地盘的强人——绝不会轻易为他人火中取栗。除非让他当联盟老大,否则佤邦大概率继续“闷声发财”。
军事对抗已成定局。 有声音主张组建七雄联盟:果敢、佤邦、小勐拉加上南北掸邦军,凑出十余万兵力直扑曼德勒。 这座缅甸第二大城市一旦易主,内比都门户洞开,军政府很可能不战自溃。
但计划听着热血,实操却荆棘密布。 佤邦的飞地被缅占区隔断,主力难以快速集结;德昂军和若开军还在西部苦战;而小勐拉兵力不足五千。 真正能立刻投入曼德勒战役的,恐怕只有同盟军本部人马。
中国因素始终是最大变数。 昆明和平协议三次签署又三次撕毁的历史证明,缅北战和从来不由本地武装单方面决定。 如今中国手握协议监督权,中缅经济走廊更涉及核心利益。 佤邦能兵不血刃进腊戌,背后离不开大国默许;而同盟军若强攻曼德勒,可能触碰的将是另一条红线。
老街街头,背着95式步枪的同盟军士兵仍在巡逻。 身后广告牌上的缅文标语已被刷成汉字,但百米外的检查站已插上军政府的黄绿旗。
“人家把刀架脖子上了,”一名退役老兵蹲在街角抽烟,“我们除了拼命,还能往哪走? ”
股市配资行情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